高国力:应从四大战略重点着力推进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
城乡改革发展动态第10期:诺奖得主保罗?罗默:城镇化既需要市场也需要政府
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是促进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双提升的重要举措。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23日表示,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实施“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5年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县乡村商业网络体系。
2月23日,辽宁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在沈阳召开,会议总结了2022年全省“三农”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重点工作任务。
21日在上海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张兵表示,近日获批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是《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印发后,首部经国务院批准的跨行政区国土空间规划,为其他地区编制和实施区域性国土空间规划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
今年以来,广西早部署、早落实、早行动,强化科技支撑和要素保障,聚焦产业发展和稳岗就业两大发力点,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迈向更高层次发展。
近年来,唐山市立足地方特色产业优势,坚持政策引领、创新赋能、品牌增值,大力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打造县域经济新增长极。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培育29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去年实现营业收入4994.13亿元。
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我区深入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创新提出“六个一”工程建设思路,推动质量提升行动,进一步优化新疆质量发展生态环境,完善质量发展支撑体系。
记者从2月18日召开的陕西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上获悉:今年,陕西省将锚定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目标,大力实施粮食综合产能提升、农民增收致富提升、特色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村重点改革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提升“七大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近日,宁夏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七个方面任务举措,谋划了47个重点项目,补齐县城短板弱项,提升县城发展质量,推动实现“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近就地城镇化。
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
为抓住当前经济恢复的重要窗口期,更好发挥稳住全市经济大盘的“压舱石”作用,南京市制定并出台了加快培育壮大产业经济“五大行动”,以超常规举措推动产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国家林草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印发《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确定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创建设立、主要任务和实施保障等内容。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青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制定印发《关于青海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日前,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国资委、省应急管理厅联合制定《关于加快全省制造业数字化改造 推动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12月8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稳增长促消费”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浚表示,今年以来,深圳出台实施助企纾困、工业增速提质、联动生产端促消费、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等5个“30条”政策,目前为止已为企业减负超1500亿元、惠及市场主体超过750万家次。
近日,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评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水安全现状和水安全保障形势的基础上,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水安全保障规划》,从国家层面为川渝水利合作谋篇布局。
近日,商务部表示,要引导便利店、社区超市“一店多能”,拓展便民服务,推广网订店送、即时零售等线上线下融合新模式,打造消费增长的新引擎。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关乎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举措,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和国土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24城破万亿元,7城破2万亿元,11城排位发生变化,中国内地GDP30强城市洗牌渐趋激烈。与2021年相比,2022年中国内地GDP30强城市榜单并没有出现新选手,但是GDP30强城市排位发生了明显变化,特别是腰部城市竞争更为胶着。
2022年,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达29万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4%,比重与2021年基本保持一致。稳住的全国比重背后,各地经济格局也在发生微妙变化。那么,谁是赢家,谁掉队了?
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应强化规划引领,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推广绿色低碳材料,为城市低碳发展提供中国样本。
2022年以来,面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影响,北京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进入新的一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北京将如何推动下一步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殷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集体崛起,创造了人类城市史上的奇迹,留下了生动精彩的传奇故事,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发展轨迹,积累了别具一格的宝贵经验。其中,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城市的成功经验代表着中国的千城万镇,从多个角度扛鼎和解释了中国城市和中国经济的伟大奇迹。
围绕着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解读,就如何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地位、如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聚焦的重点任务等内容,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央改革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穆虹日前接受了《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的专访。